【援疆风采】“草根公诉王” ‖援疆检察官赵国光
援疆,是我人生中一段最丰富的经历、一份最美好的体验,更是一帧最宝贵的记忆。我爱新疆。我更珍惜在新疆工作的日子……
——摘自赵国光的援疆工作日记
2018年9月19日,鞍山市人民检察院公诉二处四级高级检察官赵国光,带着对新疆的神秘向往和对援疆工作的渴望,来到了沙湾县人民检察院挂职。在援疆工作的六个多月时间里,这位被称誉为“草根公诉王”的老战士,会有什么样的表现和故事呢?我们一起去看看——
一辆半旧的自行车
到沙湾的第二天,老赵就一个人悄悄到旧货市场花了80元钱买了一辆半旧的自行车。从此,这辆自行车就陪着他上班、下班,度过了一个冬天,又一个春天。单位领导多次提出让他坐单位公车上下班,都被他笑着拒绝了。他说:“我来这里工作就是单位的普通一兵,不能搞特殊、更不能讲条件。”就这样,赵国光每天准时上班,没有一次缺勤或者迟到。
188份起诉书
赵国光在公诉岗位20多年,是有名的“草根公诉王”。上班伊始,老赵就主动请命。于是,一起涉案20人、16起犯罪事实、6个罪名的恶势力案件“理所当然”地成了老赵的“援疆第一案”。赵国光直面困难,加班加点,认真阅卷,细致审查,远赴500公里以外提审、查证,提出补充侦查建议7项19个问题,制作了188份起诉书,圆满地完成了审查起诉任务。援疆工作期间,他主诉主办扫黑除恶案件3件34人,指导协办案件6件,出庭支持公诉9件47人。
一心为民的执法情怀
心里有百姓,执法为人民。在办理甘某兵涉嫌破坏生产经营案中,老赵深入棉田,亲自到现场查看,了解损失情况,倾听被害人意见,仅用3天时间快审快诉,有力地打击了涉农犯罪,得到了当地政府和村民的一致好评。老赵还主动要求参加县上组织的普法宣讲团。利用下班和周末时间,深入乡村农牧民学校宣讲宪法,普及法律知识。
一份规范的审查报告
工作上,老赵可是个“热心人”。在没有人安排的情况下,他主动提出和公诉干警一起进行业务交流。利用休息时间,撰写业务交流材料,介绍鞍山市检察院的好经验、好做法,分享自己的办案心得。在全院进行扫黑除恶案件办理业务培训。他制作的检察委员会审结报告被全体委员一致确定为审查报告规范模板。
一个哈萨克族女徒弟
除了办案,老赵也没忘记自己的其他任务——传、帮、带。或许是有意考验这位“草根公诉王”当老师的“实力”吧,单位给他安排了一名到检察院工作时间不长的哈萨克族书记员,自然而然地,就成了老赵的新徒弟。从制作各类法律文书,到做好讯问笔录、出庭记录,老赵不厌其烦地教,徒弟认真虚心的学。于是,在老赵要走的时候,沙湾县检察院又多了一名熟练业务的书记员。
“我是一个兵、一个战士。办案是我的职责。地方换了、岗位变了,但是职责没变、责任没变、任务没变。”这就是援疆检察官老赵的故事。老赵就要回鞍山了,大家都舍不得。正如沙湾县检察院党组书记刘平海说的:我们从赵国光同志的身上,看到了鞍山市检察院对援疆工作的高度重视和对沙湾检察工作的厚爱,看到了鞍山检察人始终坚定信念、忠诚履职,始终主动作为、勇挑重担,始终精益求精、追求卓越,始终维护团结、一心为民,始终严格自律、严格要求的精神品德……
我们期待,援疆之花将越开越艳——
我们相信,援疆之路将越走越宽——
【点绛唇·援疆记】
赵国光
几份珍藏,最难忘赴疆经历。许多回忆,梦里千番起。来是秋黄,别是春将去。相思里,痴心历历,但此生犹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