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沙湾市人民检察院
当前位置:首页>>检察队伍
沙湾市人民检察院“每天一堂课”效果好
时间:2021-11-18  作者:  新闻来源:  【字号: | |

 

 

 

 

“每天一堂课”,就是在固定时间(每天上午上班后半个小时),在固定地方,组织全院人员进行政治、业务学习,开展警示教育,也是每天一次的“例会”。从1991年至今,沙湾市人民检察院坚持这一做法,30年没有中断。“每天一堂课”已成为全院人员工作、学习和政治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项内容、一种习惯,对提高检察队伍素质,增强凝聚力,培养自我警示、自我教育的意识,起到了非常好的作用。

一、发挥“熔炉”作用,铸造“团队精神”

坚持把学习教育作为基础性、先导性工程贯穿队伍建设始终,突出政治教育引领,铸造“团队精神”。持之以恒地进行“五个教育”:政治理论和政策形势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社会主义法治教育;反对民族分裂主义、非法宗教活动和民族团结教育;职业道德和文明规范教育;党风廉政建设和检察人员条规纪律教育。结合“五个教育”,形成了“奉法、明德、笃行、奋进”的八字院训,成为全院共同的职业信仰和奋发向上、团结一致的精神纽带。为推进“团队精神”和检察队伍建设的深度融合,院党组又按照“政治建检、思想建检、道德建检”的新思路,结合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将新时代文明实践引入“每天一堂课”,创新教育形式,丰富教育内容。制定“学习强国”、“检答网”等学习管理与考核办法,鼓励干警自觉学习。以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政法队伍教育整顿和党史学习教育为契机,通过专题党课、“草根”宣讲、主题演讲、专题研讨等多种形式,大张旗鼓地深入进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教育、革命传统教育、形势政策教育和先进典型教育,在全院大力倡导和培养五种精神:在思想上培养忠诚于党、崇尚法律的法治精神;在事业上培养热爱检察、忠于职守的敬业精神;在工作上培养笃定专注、敢于担当的奉献精神;在办案上培养严格执法、崇尚公正的“铁面”精神;在创先创新上培养自强不息、永不满足的沙湾检察精神,并使之成为推动和促进检察队伍建设、不断开创检察工作新局面的精神支柱和精神动力。

二、发挥“充电”作用,提升队伍素质

业务学习是“每天一堂课”的另一重要内容。主要包括:民法典的学习;刑法、刑诉法和最新司法解释;最高人民检察院发布的指导性案例等内容。采取以会代训、党组成员和部门负责人轮流授课、观看视频、专题研讨等方法,重点加强对新法律、新知识、新技能的学习和培训。院党组把青年干警培养作为“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的一项重要举措,积极创新青年干警培养模式,实行“青年干警导师制度”,加强思想引导、传授业务技能,助推青年干警快速成长。先后有4名干警获得全疆检察机关“业务能手”“业务标兵”“优秀公诉人”等称号。

三、发挥“警钟”作用,强化正风肃纪

发挥“每天一堂课”具有内容丰富、形式灵活、时间和人员相对集中的“例会”优势,把分析研判引入“每天一堂课”。对上级督导反馈的问题通报、上级党委和上级检察院有关违法违纪事件和典型案件通报等,采用“一事一议”的方法,第一时间传达学习,举一反三,对标自查,打“预防针”。把落实好监督执纪问责“四种形态”引入“每天一堂课”。利用“每天一堂课”时间,聚焦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和“四风”顽症痼疾的现实问题、隐形变异的具体表现,对检察人员工作和纪律作风方面的问题第一时间进行分析研判,该表扬的讲够,该批评的讲透,注意抓苗头,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通过及时学习和分析研判,引导检察人员经常对标自查、自我反省、自我警示。

四、发挥“聚魂”作用,建立长效机制

在今年政法队伍教育整顿中,院党组充分认识到“每天一堂课”在思想政治建设、党风廉政建设、纪律作风建设和检察业务建设中的重要意义和重要作用,把转变学风、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建设作为巩固和深化政法队伍教育整顿成果、促进干部作风切实转变的首要任务和抓手,形成长效机制,进一步规范了“每天一堂课”制度,在有效果、促提升上下功夫。“每天一堂课”由原来的每天学习,改为每周一、三、五早晨集中学习。重要会议、通报等随时组织传达学习。严格落实签到和通报制度。政治部提前准备《“每天一堂课”学习签到册》。签到情况每月通报一次。采取抽查学习笔记和应知应会、组织书面考试等形式,加强对学习效果的监督检查。检查和考试情况在全院通报。通报结果作为年度绩效考核的依据,留档备查。

   通过抓教育、强素能,转作风、正检风,队伍建设更有活力,检察工作更显成效,先后获得了全国先进检察院、全国基层检察院建设示范院等18个全国性荣誉。 
院级领导
本院概况
机构职能
法律法规
检务指南
公告公示
权威发布
工作报告
12309检察服务中心
友情链接